姚暹渠,历史的感怀与希望发布时间:2018-04-26 党委宣传部 点击:

 

说起中国古代的水利工程,姚暹渠绝对算得上名声很响的。它是历史上为保护盐池而修筑的一条人工河道,开挖于南北朝北魏二年(505年),原名永丰渠,隋朝大业年间(公元605607年)都盐史姚暹,为保护盐池正常生产重开而改名。

     姚暹渠水系和姚暹渠是两个概念。姚暹渠水系包括姚暹渠、白沙河、青龙河以及大小支流。姚暹渠发源于夏县庙前镇桑村尉家凹,自夏县王峪口起,沿中条山北麓拦截柳沟、寺沟、刁崖河、史家峪、赤峪等沟道来水,汇流于五里桥,又转向西,经裴介镇朱吕村,于营里村又折向南流,入苦池蓄滞洪区,经盐湖、运城城区,在永济入伍姓湖,全长140千米,落差110米,纵坡1/770,流域面积2127平方千米。夏县境内22.5公里,流域面积670平方公里,清水流量0.117立方米/秒,历史上最大洪峰220立方米/秒(数字来源《夏县志》2013年版)。

      这姚暹渠因姚暹而得名。姚暹,隋代人,隋大业中任水督监。他在任期间,安邑城北永丰渠年久失修,岸裂堤决,泥泞塞道,每逢夏秋,洪水横溢,淹农田、坏盐池,使古老盐池盐花不开,为害不浅,民不聊生。姚暹上任后,体察民情,兴修水利,复疏永丰渠。他夜以继日,亲自率民筑堤,终于导诸顺渠归道,遂消侵池坏盐之患,并收灌田之利。他所修复之渠,始夏县白沙河,经安邑、运城,至解州西入伍姓湖,归流黄河。古时可“行舟运盐,不费劳力,唐末至五代,水甚浅固,舟楫不行”。明隆庆四年(公元1570年)改道至运城城北,旱固涝流,今系防洪干渠。百姓得其利、念其恩,故改“永丰渠”为“姚暹渠”。这里要说明的是姚暹渠水系发源于桑村尉家凹,但姚暹渠在夏县的起点在白沙河(一说为王峪口)。对于姚暹渠的长度也有不同的说法,有86.6公里(自王峪口算起)、60公里(自白沙河算起)等,尚需进一步考证。地方志上关于姚暹渠的出身有这样的记载“一名白沙河,又名巫咸河,又称盐水,源出山西夏县东北,西南流经夏县南,又西经安邑、解县至虞乡界,入伍姓湖,即古永丰渠也,北魏都水校尉元清所开,隋都水使者姚暹重开之,筑堰浚渠,民赖其利,故名”。地方志的记载佐证了姚暹渠起点为夏县白沙河。

 

姚暹渠修建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盐池在运城市南偏西方向。运城属于涑水河盆地,地势东北高,西南低,遇到洪涝灾害,雨水便全部冲进盐池,这对盐业的正常生产造成极大地破坏。于是从北魏年间开始,政府便大力修建环绕盐池东北方向的姚暹渠作为防洪、排洪的用途,后来为便于盐船的出入,又进行加宽,所以姚暹渠兼备着护盐、运盐的功能。而根据历代史志记载,封建皇帝对姚暹渠十分重视,都曾要求盐务和当地官员时刻保持姚暹渠的畅通和岁修加固,防止溃堤。之所以如此高度重视这条土渠,是缘于这里的盐业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经济命脉,以唐朝为例,盐池每年对中央财政的贡献均达到15%左右。

      为了护盐,为了运盐,各朝各代都不断修浚着姚暹渠,而姚暹渠也没有辜负一代代人的维护,默默发挥着作用。于是经过1500多年的风雨和战火洗礼,许多文明遗留都毁坏殆尽,姚暹渠却难得可贵地依然存在着,继续见证历史沧桑。

       目前,姚暹渠夏县境内五里桥以上偶有清流,五里桥以下,不是成为荒草淹没的小河沟,就是成为排污沟,运城市郊完全成为污水横流的臭水沟。夏县境内的姚暹渠也曾经进行过清理整治,但气候变化、水文变迁、工农业的发展等,导致河水断流,很难恢复生机。

&l

水院官方微信